文化

聆听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的回响

走进故宫博物院开年大展西汉裂瓣银盒,南越王博物院藏。   杜建坡摄元代凤穿花纹青花盘,伊朗阿德比尔神庙藏。本报记者 邹雅婷摄“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现场。 ...

走进故宫博物院开年大展

西汉裂瓣银盒,南越王博物院藏。   杜建坡摄

西汉裂瓣银盒,南越王博物院藏。   杜建坡摄

元代凤穿花纹青花盘,伊朗阿德比尔神庙藏。  本报记者 邹雅婷摄

元代凤穿花纹青花盘,伊朗阿德比尔神庙藏。

本报记者 邹雅婷摄

“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现场。  杜建坡摄

“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现场。  杜建坡摄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有狮子装饰的浅浮雕,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杜建坡摄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有狮子装饰的浅浮雕,沙特国王大学发掘出土。

杜建坡摄

清代玉石葡萄枝剔红花卉纹盆景,故宫博物院藏。  杜建坡摄

清代玉石葡萄枝剔红花卉纹盆景,故宫博物院藏。  杜建坡摄

阿契美尼德王朝翼狮金来通,来自伊朗哈马丹省。  杜建坡摄

阿契美尼德王朝翼狮金来通,来自伊朗哈马丹省。  杜建坡摄

2024年开年之际,故宫博物院联合伊朗国家博物馆,伊朗文化遗产、旅游和手工艺部,沙特阿拉伯埃尔奥拉皇家委员会等机构,在故宫午门展厅推出“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三大展览以精美的文物串联起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明,呈现中国和西亚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展现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的华章。

中国与西亚的历史之遇

地处亚洲大陆东西两端的中国与西亚,从史前时期开始就有了交流与互动。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共创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带动了亚欧大陆文明的共同繁荣。

“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包括“东西辉映”和“大路相连”两个单元。展品以故宫博物院典藏为基础,汇集大同市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东莞市博物馆、合浦县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博物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伊朗国家博物馆共10家国内外考古文博机构的藏品及图片资料,总数达266件(组)。

在展览的开端,一组古籍讲述了中国与西亚交往交流的故事。《史记·大宛列传》记录了汉王朝开通中国与西域陆路交通的历史经过;《汉书·西域传》记述两汉时期中国官方所知域外文明的历史、地理概况及其与中国的交流;唐代《通典》收录了杜环《经行记》残文,原书已佚,是最早记录阿拉伯帝国情况的中国史料之一;北宋欧阳修等人撰写的《新唐书》留存了唐人所记从广州经南亚至西亚大食国的海路航线;明代《武备志》收录的《郑和航海图》附有图说,记录了郑和船队自南京出发、经西亚至非洲东岸的航线,是世界上最早的广阔海域航海图。

西亚的一些古籍文献中也有关于中国的记载。以波斯文成书的《史集》是700多年前伊利汗国出版的一部世界史着作,书中图文并茂地记录了中国简史。此书后被译为阿拉伯文、俄文、中文等众多版本。

“中华文明自古以农业为本。源自西亚的农牧物产与手工技艺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馆员冀洛源说。大约4000年前,小麦从西亚传入中国,逐渐在北方地区推广,与中国本土发源的水稻构成了中国农业“南稻北麦”的格局。差不多同一时期,西亚、中亚地区的绵羊、黄牛、马等家畜经新疆、河西走廊进入中原,原产于中国的水稻、犬等物种也先后西传,分别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与农牧业生产体系。

“这件玉石葡萄枝剔红花卉纹盆景原存于清宫如意馆,它表现了一种中西交流的重要植物——葡萄。”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工作人员马丽亚·艾海提介绍,中国是东亚种葡萄的主要原产地,这种葡萄先秦时期已成为酿果酒的原料,少部分作为食用。现今食用葡萄的主要品种是欧亚种,原产地在地中海东岸及西亚地区,最早被驯化于伊朗。约公元前2000年以后,欧亚种葡萄经草原与沙漠两条路线传入中国新疆。汉唐时期,新疆成为中国的葡萄种植中心。

苜蓿、石榴、乳香、番红花……随着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越来越多西亚特产进入中国。展柜里的陶狮子、石雕狮子造型生动可爱。马丽亚·艾海提介绍,狮子原产于北非、西亚等地,中国对狮子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书·西域传》。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与西亚地区交流增多,狮子作为贡品被带到中国,逐渐演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瑞兽形象。

互学互鉴的璀璨成果

在中国礼乐文明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青铜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青铜器、铁器及金银器制造业的产生,有本土发源的基础,也受到西亚的影响。青铜礼器、兵器和金银器上呈现的西亚艺术元素,是中国与西亚文化交流的印记。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商代龙首短刀,与中原青铜兵器风格有着明显差异。”冀洛源说。此刀刀首呈龙首状,竖角圆目,目嵌绿松石,口部微张。刀柄微曲,镶嵌一排绿松石,背部饰有密集齿状突起,下铸一圆环。据介绍,柄首铸出各类装饰的短刀是北方草原族群的日用器,同类器物在长城沿线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区域均有发现,印证了欧亚草原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中国的金银器制造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迅速发展,至汉代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工艺体系。这一时期,西亚金银制品不断东传,掀起了本土化仿制、改造的风潮。广东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裂瓣银盒,主体造型、纹饰具有地中海、古波斯地区器物的特点,盒盖上加钮、盒底配以圈足则是工匠根据中国本土需要对其进行改制的结果。

南北朝隋唐时期,萨珊波斯的多曲长杯、高足杯、动物柄壶等器物传入中国。中国工匠借鉴其造型和纹饰,创造出兼具西域和本土风格的金银器、陶瓷器、玉器等。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银鎏金花鸟纹花瓣式碗,其折腹造型、珍珠地纹为西域风格,花鸟纹为中国传统装饰主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并使用丝绸的国家。展览中有一件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牙雕家蚕,是中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家蚕形象,其与周边同时期遗址中出土的丝绸遗存共同证明约5300年前河洛地区已有养蚕缫丝。

汉晋时期,中国丝织品及丝织技术沿着丝绸之路传至蒙古高原、西亚乃至地中海沿岸。各地工匠将其与自身文化传统相结合,制造出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织物。北朝至隋唐时期,波斯织物来到中国,中国工匠模仿异域图案、吸纳外来题材,设计出符合本土审美的新式纹样。波斯织锦所用的纬线起花工艺从北朝起在中国逐渐普及。唐代以后,斜纹纬锦取代经锦,成为中国提花织物的主流产品。

展柜里展示了几块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唐代斜纹纬锦残片,图案带有明显的西亚风格。其中一件骑士纹锦残片,联珠纹圈内有一身骑翼马、高鼻长髯的骑士。冀洛源介绍,翼马纹为萨珊波斯文化常见的装饰纹样,在波斯人信奉的拜火教中有着特殊的寓意。这种纹样大约北朝晚期进入中国,在流传过程中宗教色彩被逐渐淡化。

玻璃工艺起源于西亚和北非。先秦时期,玻璃制品已传入中国,随后中国先民掌握了烧制玻璃的技术,并将其用于礼器制作。展厅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玻璃器:战国两汉时期中国本土生产的玻璃剑具,北魏工匠采用西方玻璃吹制技术制作的玻璃钵,陕西宝鸡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伊斯兰刻花玻璃盘,元明时期绘有伊斯兰双鸟纹样的玻璃彩绘描金双耳瓶……它们折射出丝路文化交流的瑰丽图景。

青花瓷是中国先进制瓷工艺与西亚颜料及审美意趣完美结合的产物。自唐代初创,元代复兴,至明清时期蔚为大观,享誉世界。青花瓷的制造,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开放敏学、锐意创新的精神。

展柜中,盘、碗、罐、瓶等各种器型的青花瓷精美夺目。一件元青花莲池鸳鸯纹菱花口盘吸引了记者注意。冀洛源介绍,有研究表明,元代青花瓷所用青料应是一种来自西亚古波斯地区的钴土矿料,在当地被称为苏莱麻尼。这件青花瓷盘硕大的体形、菱花形口以及繁密的装饰风格均受到伊斯兰文化影响,而盘心所绘莲池鸳鸯自唐末以来就是中国较为流行的装饰题材。

不断续写的丝路华章

伊朗是西亚地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史前文化可追溯到数十万年前,其先后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帕提亚王朝、萨珊王朝等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西汉时期,中国称其为“安息”,南北朝之后称“波斯”。“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荟萃了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216件文物,从建筑、雕塑、陶瓷、玻璃、金属、书法、绘画等方面,展现古代伊朗艺术的璀璨光彩。

来通是西亚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器物,一般指下部留口的角形酒杯。在“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中,展示了一只仿照西亚来通制作的唐三彩鸭式杯。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馆员翟毅介绍,尽管来通最初的起源尚待考证,但已有研究证明伊朗在来通的传播方面有很大贡献。早期的陶来通多为动物造型,不一定用于宴饮,后来逐渐固定为角形。展览中呈现了伊朗出土的各式造型的来通,有简洁抽象的牛形,有生动写实的羊首形,有小巧的靴形,还有一只来通为一个人推着一组罐子,每只罐子都相互连通,各罐装载的液体均从最前端长长的出水口流出。

最引人瞩目的是独立展柜中的翼狮金来通。此器造型为一只长着双翼的狮子,前腿匍匐,后腿变成高高仰起的杯口,通体饰有多种精美纹饰。这只翼狮金来通为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产物,年代约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50年,至今仍完好无损、金光灿灿,令人赞叹。

不晚于9世纪前期,中国瓷器已为波斯人所知,在当地出土有唐代长沙窑、邢窑瓷器。其后历代中国瓷器源源不断传入波斯。展览中再现了海上贸易场景,一艘商船穿过海峡,船上装载着输往波斯的中国龙泉窑高足碗。

从萨非王朝阿拔斯一世皇帝开始,大量皇室珍品被赠予阿德比尔神庙,其中包括中国元明清各代瓷器精品。展柜中展示着阿德比尔神庙珍藏的东方瓷器,如元代凤穿花纹青花盘、明代酱色嘉靖款碗、明代“克拉克”风格青花碗等。

埃尔奥拉位于沙特阿拉伯西北部,是一处沙漠中的山谷绿洲。历史上,这里是丝绸之路和香料之旅的枢纽,是横跨阿拉伯半岛的骆驼商队重要的中转站,是众多宗教朝圣路线的交汇之地。“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是埃尔奥拉首次向中国观众展示其壮丽的自然风景、珍稀的考古文物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带给观众精彩纷呈的沉浸式观展体验。展览分为“史前时期到青铜时代”“阿拉伯半岛北部诸王国”“文字和语言”“现代埃尔奥拉”四部分,展品总数230余件,其中有50件此前从未对外展示的新出土文物。


免责声明:“媒体人”网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